首页
播放记录

白重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和挑战

2010年11月24日 08:03

中国企业对中国必须要用的资源和原材料进行投资,其实是很好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机制

  中国占国际对外投资的大趋势是什么样的?在危机之前,2005年-2007年三年平均对外投资的总量大概是1.5万亿左右,2007年到了2.1万亿,2010年预计大概是1.1万亿左右,比最高的2007年减少了一半。为什么金融危机带来了对外投资的这么多减少,联合国某一个组织对跨国公司的CEO作了一个调查,他们发现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一是这些企业认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所以投资得到的回报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企业自己的盈利不好,获得的信贷比较困难,尤其是担心未来的信贷可能会出现紧缩,所以他们没有能力对外投资。三是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包括汇率的波动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等等。在这三个原因之下,跨国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意愿就很弱。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的企业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其他国家的企业不愿意对外投资,是因为刚才三个原因。中国的企业是不是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比如原材料的价格的波动,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这种波动带来了不确定性,使得它投资的意愿减弱。

  可是对中国的企业来说可能是反的,如果我们是投资一个原材料的企业,这是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一个对冲,如果这个原材料是我们生产当中必须要的一个投入,当我们对外进行投资的时候,如果未来价格涨了,我作为消费者吃亏了,但是作为投资者赚了,因为在这个行业投资了。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对我们必须要用这些资源和原材料进行投资,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机制。

  从企业的盈利能力来说,企业手上有钱,刚才前面的几位讲到了,从资金的供给上面,我们是有这个能力进行投资的。刚才杨教授特别强调,对外进行投资的话,要看到到底想要什么,刚才我讲到对原材料进行投资,还有刚才常总讲到输出过剩的产能,刚才杨教授讲到要获得更好的技术或者更容易接近市场。在这些方面,要想做好的话,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

  刚才常总强调,人才的短缺,要想对外投资的话,要有能够管理对外投资的人,人才的短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杨教授讲到一些,要想管理好对外投资,面临着很多公司治理方面的挑战。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

  我们面临的选择就是如何抓住机遇,如何更好地管理挑战。比如对资源性企业的投资,刚才的联合国的调查告诉我们,跨国公司考虑对资源性企业投资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考虑是稳定和友好的投资环境。比如投资某一个国家的矿山,如果第二天这个国家政府决定把这个矿山国有化,我们的投资就受到了损失。这种稳定和友好的投资环境阻止了很多跨国公司投资资源性企业。

  在中国,我们的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可是我们又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我们的企业有适应复杂投资环境的能力,国内的环境就是相当的复杂,很多对投资者的保护在国内并不怎么好,但是我们企业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一个能力是否可以帮助我们企业在国际投资市场上找到更好的机会?

  刚才常总讲到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的企业有培训转业军人的经验,到了安哥拉以后,我们的企业可以帮助安哥拉的军队作这样的培训。这就是我们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在某些方面比较强,或者说我们有某些方面特长的考虑。

  我们考虑对外投资的时候,是有很多、很多的机会,我们也必须这样做,但是挑战也很大,培养人才、加强公司治理等等方面都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事情。

  

版面编辑:冯仁可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