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思享家沙龙】特权和财产让艺术变质

2011年01月06日 07:38 财新实习记者 张丽丽

《新世纪》周刊专栏作者李大卫在欧洲体验艺术的变迁

《新世纪》周刊专栏作者李大卫在欧洲体验艺术的变迁

  变质的艺术

  就是说来这里买东西的都是欧洲来的学生,从两年前开始它就逐渐变成是曼哈顿那边来的,那种富家子弟,他们都是一打电话拿手机讲的都是关于艺术的事情。后来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感觉就是艺术这件事情成了特权或者是财产有关的一件事情,原来的那种来自底层的反抗、社会边缘的那个时期,就像《在路上》(凯鲁亚克著)那样的文化已经真的是历史了。然后随之我就开始感觉到这种开发商开始变得积极起来。有很多中国籍的尤其是那些广东籍的那些开发商,他们大量的散发那种材料来收购这边的旧房子,可能就是为了重新盖那种新式的、很时髦的、两层的,有一点点像loft那样。非常贵,非常昂贵。然后满街的都是电话号码什么668888 88,你一看就知道那是谁盖的,什么“龙先生”,变质!

  俯视的尊重

  你眼看着一个文化区就这样形成了,但它绝对不再具有以前的那种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和这个主流社会的紧张关系不再有了。偶尔有一些姿态,比如说仍然会在墙上画graffiti(涂鸦),喷乱七八糟的图样。不再是本能式的,而是你能看到是规规整整的设计。可能他们会写上“Give respect to this”,就是诸如此类,就是对这种破坏行为有一点点尊重,就是这种,但是你能感觉到,它这是对这个人群居高临下的人做的,不再是平视的、处于紧张关系的这样一个事情。

  消失的文化

  然后逐渐就是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有一些人有更多流动的自由。柏林在感觉上是生冷的、另类的气质比较强烈的一个城市。因为本身受战后的破坏的痕迹是没有恢复的,是一个不太加以掩饰的城市,在柏林很多重要的公共建筑上,不管是国家教堂还是像Pergamon那样的博物馆,上面战争期的弹洞(都还在),都是机枪打的密密麻麻的弹洞。他们不会把这些修饰掉。但是(后来)每一次去,会觉得越来越多的非常时髦的类似像布鲁克林那样的富家子弟住的地方。它那种文化的酷和我们二十几岁时候的那种想象(是不一样的),自由——可以不依赖外在的经济的权力的支持能自由生活的那样一种文化气氛就完全消失了。

  

责任编辑:周勇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