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危险的呼吸

2013年01月25日 10:26 财新记者 战嘉琦 实习记者 王璨

华北、中东部已经出现连成片的空气“污染带”,治理PM2.5难度加大

  主持人:

  欢迎收看《影音纪事》。2011年冬天,美国驻华使馆与国内环保部门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之争让PM2.5这个科学名词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一年之后,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强制性监测的范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陆续向公众公布PM2.5实时监测数值。然而这一切还是没能阻止,新的一年在一轮更凶猛的雾霾天气中到来了。

  2013年1月12日,已经持续两日的雾霾继续笼罩北京。下午4时,由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了污染浓度的极值500。多个监测点反映,空气质量指数已经突破极限。当晚7时,“中国多地出现严重空气污染”这条消息,史无前例地登上了《新闻联播》头条。

  2013年1月12日《新闻联播》:

  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有,一条空气污染带斜传我国的中东部,多个城市出现六级严重污染。

  然而,这一轮雾霾天并没有就此结束。1月12日当晚,北京城区多个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1月13日,北京气象台发布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北京市政府启动紧急减排措施,企业停产、公车限行。

  1月16日晚,凌冽的北风将盘踞京城多日的雾霾吹散。次日,天空放晴。可惜好景不长,18、19日,北京再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受这一波空气污染困扰的石家庄、武汉、西安、合肥、苏州等地,大体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多年前网友一句“环保基本靠吹”的揶揄,不幸成为今日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写照。即便是在没有雾霾的日子里,城市的空气质量也颇令人担忧。

  绿色和平PM2.5项目志愿者 钟峪:

  今天是2012年11月25日,我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北京市国际马拉松从这里出发,我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戴着这个空气检测仪,会沿马拉松的全程走一圈,让我们看一看跑一个马拉松全程,一天的时间,一个普通的市民,他会呼吸进多少PM2.5和重金属。

  作为一个资深的长跑爱好者,钟峪参加过多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2012年,在用6个多小时跑完42公里之后,钟峪将检测仪送到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潘小川:

  可以看出来采样以后的膜颜色明显加深,反映的实际就是大气颗粒物吸附在膜表面产生的颜色。从直观的颜色和称出重量都能看出,要比对照膜的重量要重,反映的实际上颜色越深。重量越重,采样当时的空气质量越差。

  经过潘小川项目组的分析,马拉松当天,钟峪呼吸的空气中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152.7微克,超过国家标准近五倍。

  绿色和平PM2.5项目志愿者 钟峪:

  他们把膜片的照片,新的膜片和我采样的膜片发了一张照片给我。我当时一看我说我崩溃的心都有了。当时出差正好是在江边,我就发了一条微博,我说投江的心都有了。我没有想到,跑一个马拉松本来是个非常健康的运动,但在这种空气质量下跑下来的话,我心里是在衡量,我跑步究竟是为了健康,还是在慢性自杀。

  钟峪的话并不夸张。2012年12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共同发布《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PM2.5超标会引发暴露人群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增加,甚至导致超额死亡。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潘小川:

  每年有大量的人都死亡,没有任何疾病也有正常死亡的,我们说的所谓早死应该是讲的超额死亡,就是由于PM2.5污染造成的这种死亡。

  因为PM2.5颗粒物的表面它吸附了大量的大气里面的、环境空气里面的有毒有害物质,它吸附了致癌物。那么人吸入PM2.5就有可能产生致癌作用。如果吸附了大量的重金属像铅、镉、汞,长期可能产生金属中毒。

  一般来说,空气中的铅来自汽车尾气、铬来自工业排放、汞则来自煤炭燃烧。这三大排放源也恰好是空气中PM2.5的最主要来源。2011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亿辆,其中达到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汽车只占总保有量的5.7%。同一时期,国内的煤炭消费量较2000年增长了128%。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在2010年达到47.52万亿立方米,是2003年的1.38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庚辰:

  我们从治理的角度,最根本还是减少排放,排放如果是不减少的话,不节能减排的话,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马上就会形成雾霾天气。

  然而,减少排放是有代价的。以北京奥运会为例,为实现奥运期间空气质量达标的承诺,中国政府对公共交通、废物处理、绿色植被等20个关键环境领域进行了治理,综合投入高达170亿美元,接近北京市当年财政收入的70%。2008年,北京的蓝天天数从2000年的少于180天增加到274天。

  五年之后,北京面临新的环境挑战。这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从2008年的318万辆猛增到520万辆。“十一五”期间,由煤炭燃烧引发的氮氧化物不减反增。北京如是,全国各主要城市也是如此。最新一轮雾霾天气则表明,中国华北、中东部已经出现连成片的空气“污染带”,今后要治理PM2.5,更需要各省市、跨区域的协调与合作。这无疑增加了空气治理的难度。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潘小川:

  大气污染和健康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谁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在屋子里呆着,总要呼吸,而且也是无法躲避的。

  2012年2月,也就是空气污染指数之争的两个月后,北京市出台大气污染治理中长期方案。2013年1月19日,又一轮雾霾天气结束之际,北京市公布空气污染应急措施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主持人:

  按照各地公布的规划方案,北京最早到2030年空气质量才能达到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35微克的达标标准。中国大部分超标城市需要至少20年,把空气质量治理到国家二级标准。但公众的健康等不起20年。在这场大气污染治与污的赛跑中,我们希望收获更多的蓝天。感谢收看本期节目,我是张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张岚 | 版面编辑:李禹谖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