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傅高义与《邓小平时代》

2013年02月08日 08:26 财新实习记者 张彦冰

传记热销,对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考渐趋热烈

  主持人:

  欢迎收看《影音纪事》。2011年,著名汉学家、前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出版了新书《邓小平时代》。该书一经出版便在英文世界引起轰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如果谁想通过一本书来了解现代中国,那就读这本书。今年1月,傅高义带着这本书的中文版来到了中国。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1周年之际,一部描绘这位改革领导者的传记作品《邓小平时代》与广大中文读者见面了。这部书的作者,正是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上世纪80年代,傅高义出版专著《日本第一》。彼时正值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日本将买下美国”的言论甚嚣尘上。傅高义的书则让美国政界和商界重新认识了日本。20年后,在相似的驱动力之下,傅高义着手写作这本《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时代》作者 傅高义:

  我个人研究日本也研究中国。我想美国应该多了解中国为主,因为中国已经超过日本的总产值,十年、二十年之内会超过美国。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我认为是全世界最重要。避免冲突、避免战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

  2000年后的十年间,查阅文献、编写书稿、与了解接近邓小平的人对话,占据了傅高义退休生活的大多数时光。

  傅高义将邓小平称作“总司令”,说“他细心地监督着自己的作战计划得到正确部署和落实。”傅高义认为,邓小平对制度的反思在其下放江西的四年间已经开始,并逐步成型。他在书中写到,“倘若邓小平没有对中国需要进行的改革的性质以及如何加以落实做过长期思考,很难想象他在1977年以后能够采取那些熟练而有力的措施。”

  《邓小平时代》作者 傅高义: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时候,国内也非常乱,情况不安定,互相很多派系的人,有系列的冲突。那么我个人做了研究以后我发现,邓小平的贡献不仅仅是他考虑改革的事,是很多人也考虑的,中国需要改革开放,但是领导那个工作,怎么处理好,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1978年12月上旬,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预热的中央工作会议临近结束之际,很少为讲话写提纲的邓小平亲自动手写下1600字的发言提纲。傅高义在书中这样描述这次会议,“邓小平表达了党内高层的一种主流观点,中国的两次大灾难——大跃进和文革,是由于制度造成的。同时必须建立一种制度,通过提拔和改善生活条件,奖励那些促进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人。”

  《邓小平时代》作者 傅高义:

  我认为邓小平他的个人作用也很大,他在过渡时期领导人的作用的确很大。平时一个国家制度里面长大的人,一个领导人的作用,不如在过渡时期改变很多的领导人的作用大。

  按照傅高义的分析,邓小平深知中国的出路在于打破旧制度的藩篱。1977年,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获得恢复。1979年7月,广东和福建引进外资的方案获批。一个月后,四大经济特区成立。同年,返城知青获准经商。此后,“个体户”一词红遍大江南北。1980年,得到邓小平默许的农村包产到户终于获得党内多数人的认可,农村改革就此展开。同年,邓小平发表《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实行老干部离退休制,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并为此设立了中央顾问委员会。1982年,宪法修订案获得通过,邓小平以民主和法治推进国家建设的想法入宪。1985年,历时三年之久的百万大裁军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协调民用与军用技术的新机构“国防科工委”成立,致力于追赶、研发新技术的“863”计划启动。

  《邓小平时代》作者 傅高义:

  邓小平不反对政治改革,有的外国人特别误会,觉得他搞的是经济改革,反对政治改革。我觉得是不正确的。

  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引发社会动荡。之后几年间,中国进入了全面整顿时期,已经进行到半途的市场经济改革面临倒退风险。

  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与家人登上南下的列车。这趟改变中国命运的家庭旅行首先在武汉、然后在长沙展开,最终邓小平一行抵达当时最有活力的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傅高义是这样描写邓小平的深圳之行,“当地干部告诉邓小平,1984年深圳的人均收入只有600元,1992年时已经达到2000元。邓小平不可能不为自己加快发展的梦想可能变成现实的前景而欢欣鼓舞。”

  《邓小平时代》作者 傅高义:

  我觉得他当时的意思是,虽然我要下台,但是中国要继续改革开放。

  邓小平南巡扭转了市场经济占据舆论下风的地位,并最终加速了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

  此后,邓小平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在中共十四大召开之前,邓小平提出了几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分别是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改革开放的思想遗产、政治自由的边界以及中国的国土安全。这些问题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了前瞻性。

  《邓小平时代》作者 傅高义:

  我为什么觉得了解改革开放对美国了解中国非常重要,是因为直到现在对中国的影响还是很大,为了了解现在中国的做法,应该了解改革开放的变化。(剪切)现在中国重要的不是毛泽东的路,而是邓小平的路。现在也是这么看。

  1997年年初,邓小平去世。此后的16年,中国经济沿着市场化、全球化的道路高速发展。然而,改革之路并未完结。当下的中国,正步入改革的“深水区”,经济转型、政治清明、社会公平的任务都需要通过体制突破来实现。

  主持人:

  在首发式后一周的时间里,50万册《邓小平时代》销售告罄。出版社紧急加印30万册。《邓小平时代》受到热捧,反映的正是国人对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严肃思考。对于这个问题,傅高义是这样说的,“随着无数中国人从国内外市场中受益,改革开放成了不可逆转的政策,重新关上1978年后打开的大门已经不可能了”。感谢收看《影音纪事》,我是张洁。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责任编辑:张岚 | 版面编辑:冯仁可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