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3日 12:07 记者 莫凌娇
201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侧记
【财新网】(记者 莫凌娇)【主持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8%以下,出口贸易回升存疑,社会消费增幅下降,固定投资同比增长超过20%。正如国内外研究者和观察家们所料,中国经济正在告别高增长,未来新的平衡点在哪里?过渡时期,什么样的政策调整能够帮助中国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今天的节目,我们带您去201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寻找答案。
【解说】2013年春,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如约而至,这也是中国党政高层领导机构换届完成后首次举行这一论坛。新任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重量级嘉宾到场。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中,关于如何在经济减速的大背景下保持中国经济健康运转的讨论尤为热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我们认为增长阶段的转换已经开始,最近两年是增长阶段的转换期,潜在增长率大概是在7-8%之间,之后将会稳定在一个中速的水平上。这个中速究竟是多少?我想可能有一个寻找均衡点的过程,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但是最终可能会稳定在6-7%之间。
【解说】2012年中国GDP增长7.8%。增速降至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历史上,“二战”后成功转型的经济体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其经济增速也曾在长达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逐步回落。它们在适应中速甚至低速增长之时,出现的不同结果,给今天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同的启示。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去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在教育、技术和环境方面的投资来实现平衡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我认为经济增长可以维持在6%或7%的水平。但是我们首要考虑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增长质量。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增长质量不是用GDP衡量的。GDP无法评估生活质量,也会忽略分配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代价等方面。
【解说】中共十八大后,各界普遍认为城镇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并有望成为一系列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但事实上,城镇化和制度改革孰先孰后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效果,也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城镇化,最近讨论的比较多。中国来讲,至少还有20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空间,涉及到两亿多人。现在城镇常住人口中仍然有近20个百分点的非户籍人口,有些研究估计这部分人如果解决户籍以后,他们的消费将会增长30%左右,相当于6个百分点的农民进城。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52.6%,刚才也提到,未来的潜在增长空间仍有20%左右,这对收入增幅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迹象,考虑到城市化能带来大量就业。但城镇化也推动了过多的投资,我认为,这也会给中国带来过度投资。在中国确实是存在资源错配的现象,和一些经济体相似。
【解说】既然制度改革和城镇化相辅相成,有没有办法毕其功于一役?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认为,城镇化进程,少不了体制改革来配套。其中,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大家都在讲城镇化,突破口在哪里?我觉得还是土地制度。如果自主创新的话,同样一个改革两步走,第一步土地国有化。在土地国有化的同时,宣布土地使用的私有化,家庭化也可以。80年代承包制就是这么做的,如果没有这样一步走,城镇化也好,城市化也罢,会成为新一波掠夺农民土地的运动,这是非常危险的,已经出现非常多问题了。如果把土地改革作为一个突破口,就像80年代土地制度改革一样,大大释放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农民工不放弃土地,成不了城市居民。0836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张维迎】如果我们不解决户口制度,(要)去废除它,自然大家有工作做了,城镇化就起来了。城镇化不是政府的一个运动。中国最怕就是什么都搞成一个运动,搞成人民公社这样的就很糟糕了。城镇化一定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只有给市场活力,给企业家空间,经济发展了,找工作(就好找)。谁能设计出来?
【解说】2013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调研时提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能人为 “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逐步融入城镇。而市场化的经济政策无疑是聚拢城镇化力量的最好手段。在十八大报告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再次成为政策着力点。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过去市场经济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确立目标、制定方案、落实改革的三部曲中,改革的智慧与勇气,缺一不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其实我跟史蒂芬·罗奇刚才讲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也许我比他还要激进一点。这个争论早就结束了,“十一五”就结束了,他用的词叫增长动力,我们用的词叫增长模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应该找寻什么样增长的动力,这个争论在制订“十一五”时候已经达成了一致。问题在哪里呢?你要转变你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找到新的增长的动力,要有一套体制去支持。“十二五”规划就是要转变,可是体制的支持没有动,所以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要动手。李克强总理前几天讲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做什么?改革。
【主持人】在为期三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政商学界领袖对于能否重启改革关乎中国经济转型成败这一判断基本达成共识。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不断实现改革的新突破。面对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和一季度并不亮丽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改革呼声再起,更显示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感谢收看本期节目,我是张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相关推荐
要闻2013-05-03 07:51
要闻2013-05-02 20:53
要闻2013-05-02 18:35
沈建光2013-05-02 14:59
公司快讯2013-05-02 08:40
要闻2013-04-28 16:11
最新视频
文化系列·预告片01-02
短视频01-02
文化系列·预告片01-01
短视频12-30
短视频12-27
短视频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