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5分钟 2013年06月18日 08:21 记者 李先达
刘遵义表示,中美经济差异越大,带来的合作机会也越多
【财新网】(记者 李先达)【主持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月以各自新的身份在美国举行了首次会晤。有评论认为,这将为中美两国关系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近期,一份由中美两国顶级智库发布的报告更是指出,中美双边关系能否处理得当,将成为影响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解说】6月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组织领导,中美交流基金会赞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院以及美国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研究的《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十年:迈向更深层次的互惠合作》课题报告,历时18个月,其中文版在北京正式发布。
【全国政协副主席 董建华】这一份学术性很强的报告。回顾了过去的历史,审视了当前国际经济中阻碍贸易经济增长的困境。但是,最重要的是,项目研究了未来两国间经贸关系的发展。
【解说】这份报告从宏观经济的角度,首次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做了总结。报告认为,中美两国都希望为本国人民建立一种安全、高品质的持续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模式。
【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 刘遵义】当两个经济体差异最大的时候,就是当它们的比较优势最低程度重叠的时候。它们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就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听起来很反面的,越不同,双方合作的几率越大,实际上是这样的。
【主持人】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第一名美国相比,中国在经济结构上的差异性特征依然存在。比如,工作年龄人口、人均有形资本、可耕地面积和研发资本,这些方面美国仍大幅领先中国。而在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工作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接近40%,中国依然不到10%。此外,中国在科技研发投入等领域也大幅落后于美国。这些都为合作留出了空间。
【原中国商务部副部长 马秀红】中美在不少经贸议题上既存在分歧,也有共同利益。双方应从大处着眼,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寻求各方提出议题的共同利益交汇点。在通过合作的方式,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同时,完全有可能将分歧转化为新的合作领域。
【原美国商务部部长 古铁雷斯】我们看到,双汇收购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证明。我希望中国公司可以会进一步把美国看作有吸引力市场。
【主持人】今后十年,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的程度恐怕会更为深刻,这也是不少游走于两边的有识之士所预见到的。不过,当前中美关系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之一就如原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所指出的那样,可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解说】报告预计,今后十年中美两国的经济都将保持增长,2022年中美两国将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美国对华商品出口额预计将达到4560亿美元,为美国创造超过254万个就业机会;届时,中国对美出口额也将达到8050亿美元。原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表示,这当中相互信任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必不可少。
【原美国商务部部长 古铁雷斯】就像婚姻一样,我们仍然是处于婚姻关系的早期。早期通常来说是很简单、很容易的,随着我们之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双方都需要投入更多的互信来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中美两国之间关系,客观上是第一名与第二名之间的竞争。如果像古铁雷斯所说,中国与美国还处在婚姻的初期,那么“七年之痒”恐怕已经到来。如何让甜蜜延续,将是对政府智慧的巨大考验。
相关推荐
余文琦2013-06-17 07:24
华尔街多媒体·对话2013-06-14 15:41
财新·首席评论2013-06-14 13:45
时事2013-06-14 10:34
国际时评2013-06-09 19:24
要闻2013-06-09 17:50
最新视频
BBC视野02-20
BBC视野02-20
BBC视野02-19
BBC视野02-19
BBC视野02-18
BBC视野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