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8日 18:16 主播:张鸿
当网络巨头用免费服务换取你我的数据,再借此投放广告赚得盆满钵满。习惯用隐私换便利的我们,如何找到保护的方法?
一句“中国人对隐私没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选择用隐私交换便利”扎了不少网友的心。但现象的确如此,我们很少会阅读长达三、四十页的数据使用条款,只是勾选了“我同意”。
但对于网络巨头而言,这可能是他们乐意见到的,因为这是他们做生意的方法。首先,提供免费的服务,比如社交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种。接着,就获取用户的数据,并且进行分析。最后,就根据分析出的我们每个人的类型、偏好,来帮广告商做精准的投放。
当数据泄露已经开始影响个人安全甚至左右国家选举,谁应该为此负责?
-收听提示-
1、我们的数据是怎么成了商品?
2、免费好玩、占用了我们时间的网络平台有那么单纯吗?
3、数据泄露方面全球立法如何?
更多与互联网有关的音频,点击继续听:
相关推荐
要闻2018-06-17 11:05
要闻2018-06-15 12:39
要闻2018-06-14 08:00
TMT2018-06-13 08:57
DEI要闻2018-06-12 10:25
特报2018-06-11 12:13
最新视频
商旅对话12-05
短视频12-04
短视频12-03
短视频12-02
CX创意12-01
财新时间 / Who's time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