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08日 17:10
经济增长后三至五年出现一定幅度下调;竞争优势由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过剩流动性推动的价格上涨
经济增长后三至五年出现一定幅度下调;竞争优势由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过剩流动性推动的价格上涨
刘世锦:谢谢主持人,尊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的主题是经济新格局,中国是怎么一个发展趋势,世界是怎么一个发展趋势,中国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格局中,中国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或感觉,今后五到十年,应该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要经历的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对目前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所处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应该说,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表现不错,被称之为优等生。但是现在我们也感觉一些问题,看到了一些趋向,中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会面临一些相当严峻的挑战,我想主要指出三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平台可能在今后3—5年出现一定幅度下调,进入中速(次高)增长期。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增长30年了,还能持续多长时间?从国际上来看,二战以后,高速增长的这些国家高速增长20年比较多,30年比较少,40年几乎没有,从国际上来看,我们最近观察了一些二战以后经济增长比较突出的国家,主要是日本、韩国和德国。
这有几张图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日本、韩国、日本的图,时间关系不展开讲了,我讲一个基本现象。这些国家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的规律性,按照人均GDP1990年的美元计算,当达到一万美元以上的时候,工业比重、投资比重和经济增长的速度都开始下降。有一个惊人的一致性。我们最近做了一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这样一个趋向。这样的话,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当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以后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局面。我们平常有一个很好的愿望,说速度高一点,我们的速度过去比较高,能不能低一点,速度低一点,效益好一点?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情况不是这样的。一般来讲,是速度高一点,效益好一点,反而速度低一点,效益不好。
中国到目前为止,增长模式还是速度效益型的。这一点在最近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看得相当清楚。2008年的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速度下来了,企业的效益、财政收入、就业状况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2009年的下半年和2010年的一到三季度,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最新的报道,前三季度企业利润增长50%以上,是不是说在这么短的时间以内,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一个实质性的转变?其实不是,是因为速度起来了。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速度的平台有10%左右,我们预计在3到5年以后很可能降到7%左右,有30%左右的下调。这不是两个梯度,而是一种常态,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在剩下的这几年时间里,我们企业的盈利模式,我们的发展方式一定要有一个实质性的转变,在这方面,就已经提出了两个实践上的要求。
第二个挑战,我们讲得比较多了,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能否在实现竞争优势由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方面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前一段时间我们讨论“刘易斯拐点”的问题,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是一个短期的、局部性的,或者是不仅仅是结构性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性的变化。这个结果就是劳动力工资的持续上升。第二点,我们讲“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际上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过去被扭曲的,被低估的环境成本、资源成本要计算到企业生产成本中去,这样就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一方面,要素的成本在上升,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劳动生产率能不能相应提高?这是一个问题。这样就需要实现一个转变,就是由低成本的要素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这个转变能否实现?我们现在感觉到前景不是太明朗。
第三个挑战,过剩流动性推动的价格上涨。从国际上来讲,大家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这次金融危机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和面临的复杂性超过我们的预期。我个人感觉到,这次金融危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私人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危机。这其中的逻辑也是相当清楚的。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政府要救这些企业,首先是这些大金融机构出了问题,政府要救企业,有什么办法?发国债。但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国债比例过高,遇到很大的压力,本身是不会破产的,它的手段就是发货币,特别是这些具有全球储备和交易功能的货币,特别是美元,当局大量发行货币,这样最终会引起全球货币体系,乃至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一个重大的调整。
所以美国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能否出找出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二个是金融结构中间的问题,有一个很大的缺陷,能否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实质性解决的话,他只好通过多发货币的办法把问题往后推。
最近美国启动了新一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是短期,而且从长期讲,美元走弱不可避免。美元走弱,意味着其他货币升值,汇率战,货币战就出来了,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对发达国家来说,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通缩,但是大量释放的流动性,对新兴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会带来很大的通胀的压力,这一点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所以中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将会面临很大的成本推动型的来自国际上的通胀压力。国内来讲,释放了相当大的流动性。国内存在两个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过剩的流动性主要不是追逐商品,CPI的商品不一定很严重,主要是追逐需求稳定,但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的物品,具有不可再生,不可移动性质,与土地资源关联性较高的商品,包括石油、铁矿石、黄金,房子、粮食等等,农产品涨价很厉害,不仅包括大宗农产品,包括小宗农产品,原因就是这个。综合来讲,中国相当长一段,短期来讲,通胀的压力不大,但是中长期将会面临相当大的、时间相当长的,以成本推动为特征的通胀的压力。我们综合来看,以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增长速度的减缓,就是中国需求规模的优势相对收缩,要素成本的上升,使供给的竞争优势下降,而广义的通胀压力则会加剧增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中国改革30多年来,我们遇到过很多挑战,这是今后几年遇到的挑战是最为严峻的,因为涉及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我们过去经常讲,中国的基本面是好的,尽管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以内,我们遇到的挑战可能是基本面方面的挑战。
相关推荐
最新视频
短视频12-20
短视频12-18
短视频12-18
短视频12-16
短视频12-04
商旅对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