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回首辛亥百年】“中国模式”幻影(二)

2010年12月29日 09:42 财新见习记者 张思成

章立凡:中国正经历第四次”国进民退”

章立凡:中国正经历第四次”国进民退”


  历史学者章立凡:

  刚才听各位讲了这么多,似乎中国学者相对悲观,美国朋友对中国这30年的成就比较叹羡。

  对美国模式的怀疑往往是出现在美国经济出问题的时候,比如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候,计划经济思潮就在国际上兴起,也影响到中国。那个时候,蒋介石比较欣赏德国的统制经济,宋子文比较欣赏苏联式计划经济。当时很多中国企业家,像卢作孚,也主张计划经济的,当然,他并不希望政府直接去干预,直接经营的,他希望在一个大的国家计划框架之下,由企业来发展。我父亲章乃器那时提出要工业立体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计划经济模式,但是,他们觉得,国营经济像母鸡,民营经济像小鸡。

  近现代中国有三次国进民退的过程,我们现在又遭遇第四次。

  从清末搞铁路、矿山国有,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搞国营为中心,到共和国年代搞对资改造,这三次实际后果都是很不好的。第一次是大清灭亡,第二次是 国民政府经济崩溃,政权垮台,第三次造成了几千万人饿死。这三次的共同特点就是权力和财富过于集中,要办好事可能办得很好,要办坏事就糟得不能再糟。其中逻辑是什么呢?这个逻辑就是中国传统的东方专制主义的国家垄断。历代政府都是“治水政府”,从大禹时代就是搞大型水利工程,“集中力量办大事”。五六十年代中国搞的也是这一套。到“文革”结束,确实没有办法按原有的方式统治下去了,所以才要松绑,换个方式。

  一般来讲,改革都是被迫的,是在原有方式不能继续统治,下层民众也接受不了这种统治的时候,要么改良,要么革命。如果改良走到前面了,矛盾就可能缓解,但是,如果问题解决不了,矛盾继续激化,最后就会导致社会革命。这种革命往往是以一种“以暴易暴”的方式来呈现的,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非常大。从我们知识分子来讲,总是希望避免这样巨大的破坏,但是,历史有它的惯性,很多现象是重复出现的。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化、自由贸易的模式对中国农业文明产生冲击以后,中国确实发生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不完全的。政治家也好,政党也好,还是按原有的方式处理矛盾、行使统治。

  到今天,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是,从毛泽东时代以来,基本上还是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传统的问题,虽然有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还不是根本性的。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大致上有过三个社会契约,一个是民国成立时候的临时约法,一个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第三个是一个不成文的改革开放。现在到了签订第四个社会契约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周勇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