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枭雄末路

2011年05月13日 13:09 财新记者 赵五洲 黄蒂 实习记者 张柏源

本·拉登如何崛起,又如何覆灭?其死后“基地”组织何去何从?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影音纪事。2011年5月2日,对于美国和全世界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被美国通缉十年的基地组织头号头目本·拉登,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这是国际反恐行动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对十年前死于本·拉登策划的“9·11”恐怖事件遇难者的告慰。那么,已经死去的本·拉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会走上恐怖主义道路?他的死又给世界带来什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当地时间5月2日凌晨,79名美国海豹突击队员分乘4架“黑鹰”直升机,从美军驻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军事基地低空进入巴基斯坦,他们执行的任务就是袭击他们的最大敌人——基地组织的最大头目本·拉登,据绝密情报,拉登近年一直潜伏在距离巴首都伊斯兰堡附近60公里的阿拉塔巴德的一栋深宅大院内。

  此次偷袭行动非常成功,仅仅用了40多分钟时间,本·拉登被当场击毙。“9·11”后,十年的美国缉凶行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晚,我可以向美国民众和全世界宣布,美国已经完成了消灭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行动。

  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受了“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座大楼化为灰烬,五角大楼亦遇到袭击。此次恐怖行动共造成3000多人丧生,而背后主谋就是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

  本·拉登出身于沙特阿拉伯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沙特的一个建筑界大亨,拉登是他18个儿子中的一个。而出身于这样一个富裕家庭的拉登,为何会将恐怖组织作为自己的事业呢?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拉登是个富家子弟,人们常说呢贫穷啊、不公啊是恐怖主义的温床,认为有钱人不会干这个事。实际上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就是恐怖主义它之所以存在,贫穷、社会不公、压迫等等,包括霸权,国际上的霸权,它只是一种土壤,而种子还是恐怖主义的理论,是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而掌握理论掌握意识形态的都是一些有知识、先知先觉的人。他绝不是普通的穷人。所以这就很容易理解:本·拉登他虽然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却又成为恐怖主义的头子。

  1975年,18岁的本·拉登同一名叙利亚姑娘结婚。本来,他完全可以在沙特过一种优裕而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1980年放弃了安逸的荣华富贵,来到处在战乱中的阿富汗以实现他的“伊斯兰圣战”理想。

  当时,中东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对拉登产生了很大影响。两次中东战争、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都使本·拉登的内心充满对西方国家的仇视,深信只有回归伊斯兰原教义,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才能拯救整个穆斯林世界。

  本·拉登在此期间结识了国际伊斯兰恐怖主义运动的启蒙思想家、精神领袖阿卜杜拉·尤素福·阿扎姆,阿扎姆主张对西方发动圣战,推翻一切非伊斯兰政府并最终在全球实现真主安拉的统治。本·拉登在他的引导下加入了国际伊斯兰恐怖主义网络,并于1988年创建了“基地组织”。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恐怖主义(之所以)产生在中东、南亚伊斯兰地区,(其原因)主要是一种文化背景。你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中国也是处在一种非常屈辱、非常落后的状况。我们也产生过诸如义和团运动这种不理智的疯狂的举动。但是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一种宗教,去提纲挈领地去固化人们的意识形态,所以它容易更正。而在伊斯兰地区,它有自己的宗教,在“一战”以前,伊斯兰地区整体落后,西方由于宗教改革,由于工业发展,它先进,于是他进入了中东地区、南亚地区,然后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

  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他们也不想挨打,于是就产生了两种意见分歧:一种就是学习西方,就像土耳其,开展现代的教育,学习现代的宪政;另一种就是回归伊斯兰价值,因为伊斯兰在八世纪时也是很强胜的。所以存在原教旨主义,走回头路,用这种办法来抗击西方。当代的恐怖主义理论就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去寻找自己落后的原因,不去同西方进行那种理智的合法的这种竞争,发展自己的力量,反而用很小的力量去破坏别人。

  本·拉登的“基地组织”以阿富汗为基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恐怖组织,开设许多训练营以便广泛招募、训练恐怖分子志愿者,传播恐怖主义思想,并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针对西方的恐怖袭击,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1993年2月制造了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1995年,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用汽车炸弹攻击埃及驻巴基斯坦大使馆,造成20多人死亡。

  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附近相继发生爆炸,共造成243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

  2001年9月11日,发动“911恐怖袭击事件”致使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倒塌,死亡3000多人。

  财新《新世纪》周刊国际新闻部主任黄山:基地组织是一个近代基地组织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的产物,但这个产物本身又没有那么极端性,但是拉登作为其中非常小的一个分支,由于他策划了一个举世瞩目非常成功的一起对于美国的打击,使他成为了基地的主流,某种意义上他绑架了整个伊斯兰势力。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在“9·11”之后,我们看,它出现第一个转折点就是转移战场。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这样基地组织就发现了打击美国和美国的随从者的一个新战场,这就是伊拉克。我们常说在伊拉克经常发生爆炸啊这种所谓反美武装,这个是舆论的一种极端误导。制造这种爆炸的残杀伊拉克什叶派的都是基地组织。基地组织在伊拉克杀害的什叶派的民众(人数)是所杀美军士兵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2006年6月7日,基地组织的三号头目扎卡维被驻伊联军击毙,随后驻伊美军和伊拉克新政府对伊拉克各个派别、各个部落采取了缓和政策,使他们达成了共识,把基地组织确定为他们共同的敌人,随后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势力减弱。然而,基地组织并没有消亡,他们又开始了新的转移。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后来他们又在转移,向北非、向也门转移,而这种转移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每个地区它都有天生化的本地的领导和一些追随者。

  拉登之死正伴随着中东的历史性剧变。正在中东北非蔓延的一场民主运动,让伊斯兰地区的人们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拉登及以其为灵魂的基地组织将何去何从?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发生在中东的这种合法的世俗的民主运动,而且在突尼斯、埃及成功了,在其他国家也在展开,对基地组织是一个重创。它会从基地组织那里吸引去很多潜在的支持者,你想这些青年,他参加基地组织,他受到他们的蛊惑,要打美国,打西方什么的,或推翻本国的独裁。但是如果通过街头民主,这种宪政运动,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你还可以参与,还可以享受新体制下的生活,谁还会参加基地组织?

  本·拉登之死对基地组织是一个重创,但是应该看到,基地组织它是在一种基地极端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存在的,这种意识形态呢又以宗教为依托,所以他在今后几百年也不会消失。

  财新《新世纪》周刊国际新闻部主任黄山:我们知道在2007年之前,拉登还基本保持每年露一次面,通过视频还是音频的方式,但2007年之后拉登就没有什么露面了,在去年纪念9周年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大家认为可能拉登会出来,但是也没有出来,就是说拉登对基地组织的相关性还是影响性早就进入后拉登时代了,只是现在从实际角度把他消灭的话,大家就会觉得是分水岭的事件,那么实际上我们看到2007年之后,如果拉登以2007年做一个界定的话,2007年之后拉登对基地组织的影响力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所谓精神领袖,他活着或者不活着都没有太大关系这样一个阶段,实际基地组织无论是我们大家想到伦敦地铁爆炸案,想到在孟买的恐怖事件,其实这些恐怖事件某种程度上说他可能跟基地组织有一定关系,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基地组织。

  主持人:近年来,恐怖组织已趋于网络化、分散化、本地化,拉登虽淡出基地组织的行动,但拉登之死并不意味着反恐斗争的终结。本·拉登死后不久,基地组织扬言要对美国及其盟友进行报复袭击。而美国短期内亦不会改变“恐怖主义仍为其国家安全头号敌人”的基本判断。可以想见,在拉登尸体被抛入碧波滚滚的大海之后,国际反恐形势仍将严峻复杂。感谢收看本期《影音纪事》,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赵五洲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