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一幅名画的传奇

2011年05月27日 18:20 财新记者 赵五洲 黄蒂 特派记者 唐家婕 实习记者 张柏源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评点《富春山居图》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评点《富春山居图》

  主持人:在中国的书画史上,有一幅画作穿越了几个朝代,从宫廷到民间坎坷流传600多年,上到皇帝,下到无数的文人雅士都对其赞不绝口甚至顶礼膜拜,这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然而,这样一幅旷世之作,却历经坎坷被人为分离成两段,在海峡两岸天各一方。6月1日,这幅分离了360年的画作将在台北实现她的首次团聚。

  财新《新世纪》周刊特派台北记者唐家婕:大家好,我现在在的位置是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元代名画家黄公望的传世杰作《富春山居图》当年遭逢了火灾,分成两段,前一小段的《剩山图》藏于大陆浙江省博物馆,后一段大概是360公分,藏于台北故宫。就在这两块瑰宝分隔两地360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同意出借《剩山图》,重现整个完整的《富春山居图》原貌。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79岁时开始创作的作品,创作始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历时三年。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这个黄公望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现在我们知道他是画家,实际上他还是一个学者。他的知识挺渊博的,同时他又是一个相信道教的人物,所以他就是到处云游,最后他到了富春山,到了这些地方才看到这些非常美丽的风景,于是他就应一个朋友的要求就画了这幅画,这个朋友是个和尚。

  黄公望要送画的这位友人就是无用师和尚,所以《富春山居图》又被人称为《无用师卷》。这幅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生动地描绘出富春江两岸秋初的秀美景色。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黄公望以及他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处在一个什么位置,这个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个画卷后面的跋里面,有一个人的跋他写的挺好,就是一个叫邹之麟的画家,他说我这个人特别喜欢画,而且平生特别喜欢黄公望的作品,他说黄公望的作品好像是书法家中间的王羲之一样,他说《富春山居图》好比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所以他是这么一个观点。另外,同时另一个画家陈正奎,也是一个文人画家,他还讲过一句话,他说你是写字的人,你不去临摹这个兰亭序,你就好比是晚上走路看不到北斗星一样,你要是画家没有看过富春山居图,你也好比是晚上看不到北斗星一样,就是找不到方向。

  在黄公望所处的元代,中国山水画经过长期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而在这之前,中国绘画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汉代它怎么画山水的,它就一根线,一根线把山峰的起伏画下来,这一划我们现在看就知道画的是山。后来画家在探讨怎么表现这个山,一根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了,因为这个山很大,体量又那么重,你要把这个感觉画出来,所以一条线就好像一个平面,你应该使它立体起来,即变成一个立体三角,在三角中间,加了一条线,就变成了一个立体三角形,就解决了山水要把那个大山画成(具有)体量和重量的一个东西。

  中国画在解决了尺寸、比例、空间等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发现,虽然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山水的形状、轮廓,但却很难表现出质感,如山石的质感等。于是到了宋朝,人们又发明了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皴法。皴法这一表现技法的运用使得宋朝的山水画更加逼真、生动,甚至仿佛可以将人带入画中。但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并不是画家最高的追求,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他们更想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这就是要不拘形体,不要使外界把你拘留起来,要解放,解放笔墨解放,这就是元朝的画家,这就是黄公望在这个时候出现,我们看到《富春山居图》它不像别的人画得那么曲曲折折,悬崖峭壁,小桥流水或者深沟大壑,它不是这个,但是它的笔墨畅快淋漓,叫你看的心情又有变化,所以黄公望就处在这个时代,从形体里面解放出来了重新发挥笔墨的淋漓效果,他为什么抓住了《富春山居图》,抓住了富春江这一代的风景,就是这个地方的山是草木的,掩盖下的山,它颜色不是很裸露,所以要把它的葱茏茂盛茂密要通过他的笔画出来,所以人家讲就是说,这也涉及到思想。

  正是因为这幅画突破了写实的局限,更加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情感,所以才感染了上至皇帝贵族、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的无数人。以至于许多人为了这幅画而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这也使得这幅画自诞生后的600多年的时间里充满了坎坷与传奇。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这个画把它创作出来以后,在社会上影响挺大,特别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其中最重要的一些人物,我们从这个题画中就可以看到,沈周,他是非常推崇黄公望的这些作品,而且是他自己收藏,他又非常推崇,他本人在中间学习了很多的技法,他自己的收藏后来被一个朋友骗走了,后来他自己就,因为他看得很熟,就背着自己临摹了一卷。

  这幅背临版本,被后人称为子明卷,后来却阴差阳错被康熙皇帝当做“真迹”一直收藏在皇宫里。而《富春山居图》的真迹,却险遭灭顶之灾。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书画鉴定专家杨新:这个画流传下来以后经过很多人的手,最后到一个姓吴的人,叫做吴洪裕的手里,(因为他的名气很大,他看到这个作品就确实很精彩,)他就喜爱的不得了,非常的喜欢,他就是每天睡觉也抱着它睡,他走到哪都带着。他正好是处在明末清初战乱的时代,他逃难的过程中间,他什么身家性命都不顾,但是这幅画他必须要留着。到他快要死的时候,他就想这个东西我不能让它在人间了,我太喜欢它了,我应该带到天国去,他知道就是我要死了以后我要放在棺材里,他的后辈不会照他的话做,他干脆就烧了,当他的面他就烧,他烧的不止这件,还有别的东西。

  他侄子就想这么好的东西烧了多可惜啊,所以他等他眼睛稍微一闭的时候就抢了出来,抢出来以后他叔叔也死了。因为这个手卷,它烧到外面,烧到里面,烧了之后它这个就残了,残了之后重新装裱的时候前面有一段烧焦了,烧焦了那一段就不能要了,就把它切掉了。他看里面的心还挺好,他怕后边影响,就把前面烧焦的一段切下来了,可能它这个手卷的两头,就是在装裱的时候两头都切掉一点,所以留下来就单独出了一段了,人们叫他《剩山图》,《剩山图》就跟他主体这部分分开了。

  就这样,这幅稀世珍宝虽然逃过了生死一劫,却也被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小部分成为《剩山图》长期流落民间。而另一部分后来连同当年沈周背临的版本,被一同收入到皇宫内。其中临摹本《子明卷》由于被乾隆皇帝误认为是真迹而被皇家当做极品珍藏,而真正的《无用师卷》则在乾清宫里,被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直到1933年为了抢救国宝,故宫重要文物南迁时,才被文物专家徐邦达发现,从而才使这幅画作重见天日。

  1948年,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随3000多箱故宫最珍贵的文物,被跨海运送到台湾,这幅旷世之作从此便天各一方。

  主持人:多年来,海峡两岸的人们无不翘首期盼这幅国宝能实现破镜重圆。“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这是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中外记者时发出的深情感叹。如今,在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这幅分离了360年的作品就要跨越海峡实现团聚了。虽然这次团聚是短暂的,但它却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期盼和希望。

责任编辑:赵五洲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