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 17:50 财新见习记者 杨楚
从《美国报海见闻录》到《访美记》,折射出中国新闻业20年的变迁
主持人:
新闻专业主义这个名词,对如今的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已不陌生。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后新闻事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新闻专业主义的传播与发展。而其中,一个人与一本书不能不提,那就是著名传媒人胡舒立与她20多年前所写的《美国报海见闻录》。2012年,她的这本《美国报海见闻录》又以新的面貌再版。
11月22日下午,由财新《中国改革》杂志主办的“中国改革读书会”活动在北京规划展览馆进行。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携新书《访美记》来到现场。她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展江、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徐晓,以及在场的读者朋友一起探讨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在会场上,展江对新闻专业主义做了简要的概述。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是独立的思想、专业的规范、坚持服务公共利益,这三者的结合。
作为资深新闻人,胡舒立1998年创办《财经》杂志,《财经》杂志确立了“独立、独家、独到”的报道理念。2009年财新传媒成立,胡舒立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院保育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比较》杂志执行主编肖梦等人组建财新传媒公信力委员会,以保障财新传媒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它不被商业利益所侵蚀,维持报纸的独立性,最后你建立在公众中的信誉,才能使你最终获得独立的商业意义上的成功,从而支持你在政治上的独立性。它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胡舒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和坚守,正是来自当年一次深度观察美国报业运作模式的活动。上世纪80年代末,胡舒立获得World Press Institute提供的一次访美机会,得以近距离观察美国报业。第一次与同行国际记者的交流,就别有意味。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每个人都掏出自己所在的报纸,我也精心选择了一份工人日报,选了一份印的比较美丽的报纸带在身上。一家一家选,然后人家每个都是厚厚一叠,当然都没有美国现在这么厚,通常我们看到的,都是厚厚一叠。匈牙利那个就比较薄,匈牙利一个官方报纸,因为当时匈牙利还在苏共阵营里的时候。他掏出一个12个版,大家就惊呼,哎呀,怎么才12个版。然后我就没说话,这个时候该我掏,我掏出我们的工人日报。工人日报当时发行200多万,特别自豪,走以前就是工人日报的人,我掏出一看就4个版。大家就非常惊讶说,你怎么才4个版。我就没法解释,我当然知道美国报纸size比较大,但我也没法解释我们这个问题,我就说我们比较精选呗,我也没法解释。
在四个月时间里,胡舒立和其他九名国际记者自驾两辆中型吉普车,从美国中西部出发,经底特律回到圣保罗,走访了美国25个州,与400多名报业人士进行了会谈,全面了解了美国报业的采编和经营情况。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美国一方面用广告支持,一方面它的广告和内容分家方面有非常非常严格的标准,就是新闻和内容分家。我在那种发行3万份的town里的小报实习,它最自豪的也是,新闻和内容是分家的,报纸绝对不能屈服于广告商的利益。他就说他们报道一个广告商,当地的小客户,重要广告商,当地一个商人,但是他醉酒驾车,然后他们就报道他醉酒驾车,那个人就威胁说,我要撤广告。报社说,你撤就撤,我们还能不报道你。你有这个事就得报道。
从美国回来后,胡舒立有意将旅途中的见闻、观摩美国报业的感受整理成文,出版一本全面介绍美国报业的书。但在那个特殊时期,这并不容易。几经波折之后,这本《美国报海见闻录》,也就是今天《访美记》的前身终于面世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那本书只在小范围内流传。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基本上就在这个基础上写的。写完以后呢,我是历尽艰辛。原先有一个合同到89年6月份截稿的,当时中美关系已经很差,出版社原先的合同就自然毁约。毁约以后,我后来就千方百计改,一直到91年才出版。出版以后,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个书出来以后就不是很满意。发行什么也受到限制,我也只印了5000册。
当年的《美国报海见闻录》给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特别是让那些勤于探索中国新闻事业前途的媒体人,深有感触。之后多年,也有很多人想重新出版这本《美国报海见闻录》。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以后很多年中呢,若干批人,包括当年徐晓在光明日报出版社的时候,都找过我想重出这本书。但是美国报纸的变迁,正好这几年发生这么巨大的这个,digital下来的冲击,而且整个调整中看不清楚,然后谁都是看完以后望而生畏,我自己更望而生畏。
作为《访美记》的图书编辑,同时也是新闻业的观察者,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徐晓认为,当前全球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正需要新闻人回溯历史、探索新闻规律、把握新闻价值,方能知晓应对之道。尽管中国新闻事业和外国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这种变化更多的是在形式上,而不是理念上。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我想这里有一部分东西是属于到现在仍然对我们有非常大的认知意义上的参考价值的,一部分是没有现实意义,但可以帮你认识到当时中国的水平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说一部分是表现它不变的价值,一部分是它变的价值。所以我想还是有用的。
展江在新版《美国报海见闻》,暨《访美记》的序言中写道:“至少以我之见,在短短的30年内,在政治框架不变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新闻事业由宣传模式和‘意见取向’转型为‘信息取向’,由正面倡导的‘喜鹊’式新闻文化正在转变为问题意识取向的‘啄木鸟’式的新闻批判性文化,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展江短短几句序言,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演进跃然纸上。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你只要看一下书,体会一下,80年代一个刚刚跨出国门的中国新闻人的,那时候你背后的这个新闻是什么样子,再看今天就可以看到它的进步,这个进步之巨大是不可想象的,真的是不能想象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 展江:
中国媒体,确实如刚才舒立所说,中国整个社会确实有很多困难,但它还是在进步的,我们今天能在这里这样来谈,美国的媒体、中国的媒体,我觉得这个也是进步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20多年前美国之旅始发之时,中国正处于变革的前夜。新闻专业主义犹如灯塔,照亮新闻人的探索之路。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新闻业的体量和影响力亦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社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新旧观念热烈交锋、对国家前途的乐观和忧虑并存。这种复杂性,也必将反映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上。
财新传媒总编辑 胡舒立:
今后的一些日子吧,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主要还是在记载可能和即将发生变化的时代,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坚持、韧性和不放弃是可以做到的。为什么会抱怨?因为新闻行业它要求的比较快,今天写稿子,明天就要发,明天早上就要形成影响,所以它最容易丧失的就是韧性,最需要坚守的,最宝贵的也是这种韧性。因为有些时候你想坚韧好长时间,一想才三天。这种坚韧可能不是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不要轻言放弃,可能对我们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
从《美国报海见闻录》到《访美记》,这两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恰好折射出中国新闻业的巨大变迁。而这两本书穿越前后20多年的时光,仿佛又在诉说,尽管外部环境千差万别,新闻事业遵循的规律始终如一。同样不变的,还应该有新闻人的情怀。感谢收看本期节目,我是郭浩彬,我们下周节目再见。
相关推荐
第四期2012-11-26 13:10
第四期2012-12-10 16:51
资讯2012-11-27 18:37
短视频2012-11-26 13:10
活动2012-11-16 21:28
评论2012-11-01 20:16
最新视频
短视频12-23
短视频12-20
短视频12-16
短视频12-04
商旅对话11-29
短视频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