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晚近金融史话(4)保路风潮

2013年09月30日 11:05 记者 杨楚

制度腐败与政策失误交织成网,铁路融资破产最终将晚清政府一把拉下马

  【财新网】(记者 杨楚)【主持人】欢迎收看《影音纪事》。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在《金融观念史》一书中写道,晚清“风云际会之时,需要一个重要的推动变量。600万英镑的四国借款直接导致盛宣怀强力实施民营铁路的国有化。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助产士。”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要和您一起回顾这场连接新旧制度的金融风潮。

  【解说】1895年春,中日甲午海战以中方完败收场。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商人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进行工艺制造允许日本商人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自由办企业。很快,其他西方国家利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也获得了发展制造业的权利。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中国。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外国资本进来了,投什么项目呢?因为小的这种,就是办个食品加工厂是没意义的,因此就是原来中国靠自己的资本想做而做不了的,矿产资源的开采、铁路的构建。

  【解说】早在1889年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就认识到修筑铁路的重要性。以路权为抵押,举债修路是当时主要的融资手段。签订《马关条约》之后,西方各国加大铁路投资,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俄国、美国分别获得了滇越、胶济、沪宁、卢汉、中东、粤汉铁路的修筑权。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经过八年时间的发展,中国的铁路经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更重要的是原来让中国资本家看到这是一个无底洞,是不可能赢利的大项目是不可能盈利的大项目,结果人家八年运作,而且赚钱很多。

  【解说】1903年前后,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的民间资本都有了修筑铁路的兴趣。伴随晚清改革,允许民间集股参与修路的政策相继出台。甚至有《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捐资修路50万两以上者可获官衔。这股铁路投资风也挂到了四川这股铁路投资风也刮到了四川、湖南等内陆省份。1904年,“川汉铁路总公司”在成都开张。不过,鉴于省内资金积累不足,四川仿照“田亩加赋”的办法,创造了抽收“租股”的方式来集资,设定的田亩税率为3%。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四川集资是什么,最后它是在绑架全省人民,让从你地税当中直接扣了。就不是说你集资,而是你一亩地,你给我抽多少。这种办法硬强制性在集,那么这种办法就是1903年给它的政策,根本就修不起来。有这个集资都修不起来,因此到1906年的时候,朝廷就发现这个问题了。1903年的政策有巨大的漏洞,它很可能持续下去会导致中国发生这种金融危机。就你集了钱,最后你修不了路。

  【解说】在各地投资建路勃兴之际,官办铁路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铁路公司形同衙门、各级官员挪用经费更是家常便饭。川汉铁路计划筹资5000万两,到1909年只筹集到700万两。迫于出资者的压力,各地的铁路公司陆续由“官”转“民”。于是,四川几千万乡绅农民中的大多数人变成了川汉铁路公司的股东。但是铁路修筑效率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1911年,为时任清政府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提议,收回全国路权、以此向四国银行团借款。这就引发了多地的反对声浪。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盛宣怀的策略是什么?一对一的谈判。湖南的我跟你湖南铁路总局谈,你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你的资本是怎么集来的,怎么构成的。我怎么来给你替换掉,就用贷款把你这个替换掉。什么样的东西作股权,国家主导再修的时候,你继续享有这种股权的好处。湖南湖北都在这很快就平息了。

  【解说】然而事情在四川发生了变化。前广州知府、时任川汉铁路公司总收支的施典章,擅自挪用200多万两公款在上海炒作股票。谁知“橡胶风潮”引发股灾,施典章血本无归。在与盛宣怀的谈判中,如何处理这300多万两的亏空让川汉铁路国有化一拖再拖。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这个僵持过程当中,也有高人做过建议,像江苏的张謇,就给中央明确建议,这个亏损的这块儿应该中央财政买单,为什么?因为是你政策导致的,你是个政策性亏损。

  【解说】然而就在这僵持不下的空当,众多股东自发组织起来。其中有4000多人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会,以“破约保路”为宗旨,联络四方团体。志在革“清廷之命”的同盟会嗅到了契机,组织同志军在四川各县发动起义。危急关头,新上任的四川总督赵尔丰受命镇压起义军,反而招来更加汹涌的反抗浪潮。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入川协助镇压,谁料革命党人看中汉中兵力虚弱之际,趁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大幕就此拉开。

  【主持人】历史学者马勇曾经将晚清政府的溃败归结在两件事上。一件是皇族内阁的成立,另一件便是这铁路收归国有。如果说皇族内阁的成立把立宪派和北洋派推到了革命派的身边,那么铁路收归国有则宣告清政府资金运作的破产。然而,谁又能说,这两件事的发生背后不是因为同一个原因呢?好的,感谢收看本期节目。我是张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张岚 | 版面编辑:阎晓琳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