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震区归来说见闻

2011年04月02日 16:02 财新记者 黄蒂

财新特派记者贺信、舛友雄大眼中的日本救灾体系得失

财新特派记者贺信、舛友雄大眼中的日本救灾体系得失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影音纪事》。3.11日本大地震发生后,财新传媒特派贺信和舛友雄大奔赴震灾现场采访。历时10天,行程1200公里,零距离接触灾后救援和重建。那么在这次地震中,日本的救灾工作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呢?今天我们请来了刚刚从日本灾区采访回来的贺信和舛友雄大。

  主持人:那你们这次离福岛核电站最近的时候大概有多少公里?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94公里。

  主持人:那你们有没有点担心核辐射会影响。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舛友雄大:担心,有点担心,因为听说下雨也是很有危险的。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雨雪天气如果落在人身上的话,那个校长也提醒所有的居民,遇到雨雪天气的话,尽量不要跟雪接触,不要跟雨接触。

  【经验】

  众所周知,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此,日本人的防震意识非常强,尤其注重对儿童进行防震知识教育,并进行较为实用的逃生训练。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舛友雄大:我们在学校里面在每个学期举行防灾训练。虽然我们知道哪一天举行,但我们并不知道哪一个时刻举行。警报一响,我们就排队到外面避难。我认为,相比在中国的防灾训练,在日本的这种防灾训练更认真。

  从1943年到1948年,日本连续发生5次大地震。随后制定的《建筑基本法》对建筑的抗震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之后相继出台的《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救助法》、《地震保险法》、《灾害抚恤金支付法》等一系列法律,为日本在应对自然灾害、灾害救助以及灾后重建方面提供了完备的法律保证。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雄大:日本《建筑基准法》的规定中指定,房子应当至少能够抵御烈度5度(强)的地震,烈度6度或7度的地震也几乎不会使这些房子倒塌。因而,这次我们在日本采访时发现,内地地区的建筑物几乎没有倒塌。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但是我们观察他们的房屋建筑,比如在东京这种大城市他会用钢筋混凝土,而且肯定是防灾防震的标准比较高,但是在东北地区甚至在城郊你会发现他们的房子地基很浅,就是木板木头搭起来的,就好像是说,没关系,毁了我们可以重建。

  日本素有“抗震强国”之称,地震预警工作世界一流。这次地震预警在地震横波到达前10秒就已发出,这仅仅10秒钟就可以让许多人及时避难逃生。另外,在日本地震后仅3分钟,日本气象厅就及时发布了海啸预报,从而使民众有了宝贵的一个小时左右的转移疏散时间,这就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而对于一般地震而言,灾后的居民安置尤为重要,日本在这方面也有较为成功的经验。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中小学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城市里面最坚固的地方,有一个仙台市的一个小学的校长骄傲的告诉我,如果我们的学校倒了,就不会再有房子幸存下来。

  我们问了一下他学校作为避难所的运作机制,他平时就有一些储备物资,这些储备物资是根据时间一定要定期更换的。然后灾难发生后,只要有灾民过来,从那时候开始就自动变成避难所。这个避难所有自己发电,有食品和饮用水。然后冬天会有暖气,夏天会有空调。

  这个学校的校长就自动变为设施长,整个学校就由他来运作。他们有一本很薄的指南,指南在日本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就靠指南来协调各种关系,然后角色的转换,还有各种物资的运送。

  【遗憾】

  尽管日本人在防震方面体系完备、民众训练有素,但因为这次地震的震级较高,并且爆发了罕见的海啸,使得在这次救灾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毕竟这么大灾难肯定会有问题,比如说燃料,他的燃料短缺就会造成运输上的运力缺乏,运力缺乏就会造成物资供应紧张,可能吃饭不能像平常一样,比如他室内是不能用明火的,他只能在室外,就象出去野营一样,学校食堂搭个炉子,到处去搜集一些木材,把它劈掉,然后做牛肉丸。

  由于日本政府对核电企业缺乏控制力,当核泄漏发生后,政府不能及时准确了解信息,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因此,在处理核泄漏事故时延误了“战机”。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我跟他在日本探讨过这个问题,比如我们的中核中广核,它是国有企业,它的管理层是任命的,比如说它是向上负责的,但日本的核电企业它是真正的独立的商业企业,它是公司。

  主持人:它还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对,像中国企业也会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在这个平衡过程中因为它会很少受到政府的牵制,所以它在政府这边是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比我们的核电企业要大,所以菅直人后来8个小时没有汇报实际的情况,这宝贵的8个小时他没有采取果断措施,把海水注入,然后降温,事后来看的话,日本的东京电力他们在想保存自己的设备。

  【启示】

  这次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报道,截止4月1日,此次地震死亡人数达 人,而由海啸引发的核泄漏更是对我们环境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这对人类今后的防灾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财新特派日本记者贺信:我觉得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工作都是挺严谨的,他们在核电选址的时候他会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这么大的地震反应堆没有因为地震而损坏,它只是因为海啸对他的降温系统造成了损害,所以核电站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我觉得这是选址的问题,这方面是一个技术问题。

  还有一方面就是在核监管上,我跟雄大在日本的时候我们会谈到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发达的也是孤立的一个国家,比如他在这次核电危机当中,法国说你们都到六级了,日本是拒绝承认的。然后驻日美军说我们可以协助日本进行核危机的灾难处理,他们也拒绝了。所以我就想在危机之中靠一国之力很难做出一个及时准确的判断,它确实需要跨国际的合作,那么未来万一出现了这种危机,怎么样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建立一种合作机制,还是挺重要的。

  主持人:如今,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正在进行,这次日本大地震已经深刻影响日本经济、影响全球核能产业未来。而对于中国来说,让学校更坚固,成为灾难避难所,让核能更安全,成为信得过的新能源,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五洲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