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视频 首页
Play Pause
Fullscreen Exit fullscreen
00:00 00:00
  • 3x
  • 2x
  • 1.5x
  • 1x
  • 0.5x

1x

Pip

Replay please try to refresh

斯蒂格利茨谈中国储蓄

2011年02月15日 08:29 财新记者 李昕 龙周园

国企利用垄断地位积累的大量储蓄,应投资于公共领域

国企利用垄断地位积累的大量储蓄,应投资于公共领域

  嘉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

  财新记者:您刚才谈到中国储蓄,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储蓄应该如何调整分配,能不能再具体谈谈?

  斯蒂格利茨:我的主要观点是,世界需要中国的储蓄。有意思的是,中国现在的储蓄比美国多,中国(的经济总量)比美国小很多,但美国并没有储蓄,所以世界更依赖中国的储蓄。世界需要中国的储蓄,但问题是这些储蓄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些钱在美国被用来支撑次贷泡沫,用来给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输血,所以并没有用在刀刃上。所以真问题在于,要想办法把中国的储蓄利用好。

  财新记者:那么怎么才能利用好呢?

  斯蒂格利茨:在我看来,全球巨大的需求能帮助一些国家摆脱贫困,比如非洲等其他地方。还可以用于全球经济中的气候变化领域,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在中国国内,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这也需要很多钱。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改善生活质量,意味着你需要重新规划城市,建造更多的公园、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建更多的大学,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投资,是需要对内投资的一块大领域。

  财新记者:刚才你还说到中国的家庭储蓄与企业储蓄比起来,并不是那么高,您能不能再解释一下?

  斯蒂格利茨:说到家庭收入,人们也有一些存款,虽然量不少,但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并不算多。如果你问整个GDP当中哪一部分流入到了家庭储蓄,其实是很少的,其实这些钱变成了企业储蓄。中国经济也许需要更多地回归常态。

  中国经济的一个问题是,一些所谓的企业盈利其实是资产所得的回报,比如土地,而这些都是国有资产,是属于全体国民的。这些钱不应该积累在企业的储蓄里,停留在企业储蓄里,反映不出正确的价格信号。这些国家财产应该用于投资健康、教育、公共设施等领域,我认为这才是改革的方向。

  财新记者:你的意思是要更合理地分配?

  斯蒂格利茨:更合理地分配,还要区分国企的哪些收益是来自它的投资,哪些是来自它们对特定资产的垄断,例如土地等国有资产。如果你进行了投资,你会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但如果你的部分盈利来自你免费获得的土地,或者你控制的一些矿产,这些所得则应该归全民所有。

  

责任编辑:周勇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收藏 分享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