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百年转型得与失

2011年07月29日 13:55 财新记者 赵五洲 黄蒂 实习记者 张柏源

历史学者张鸣从历史转型看社会变革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影音纪事》。俗话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当我们面临社会转型的诸多困惑之时,不妨让我们放慢脚步,回望一下历史,或许会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智慧的启发。今年,中国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辛亥革命前后到今天的100多年历史中,有几次社会转型颇具典型意义。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从历史转型看社会变革。

  一个盛夏的午后,在北京尤仑斯艺术中心,财新网举办的思享家沙龙在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

  讲到辛亥革命,首先我必须讲一个概念,就是改良或者叫改革。当时的改革叫新政,也就是在新政时期发生了辛亥革命,也就是说清朝在改革,清朝从1840年以来最认真的一次改革,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发生了革命。就因为这个缘故,辛亥革命在世界史学界已经成为一个典范了。什么典范呢?一个旧体制在发生变革中,过早地夭折。

  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等排外事件造成列强大举入侵,加上列强的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清政府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因此,如何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新政”在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

  当时的改革力度非常大,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整个国家状况非常好,以当时来讲相当好了。你想,它的改革的基础是什么呢?它改革起点就跟我们十年动乱一样,是经过什么呢?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北方糜烂了,国库被人抢了。每年财政不到1亿的国家要赔人家4亿五千万两白银,你这个国家还剩什么呢?在这样的起点下,搞到1911年的时候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达到将近3个亿了。各省都有结余。湖北省结余4000万,别小看这4000万,当时CPI非常低,六口之家每月6块钱就够了,现在我们6块钱连吃碗面都不够,你想那4000万多大一个数字?这跟庚子时期整个是天壤之别。民营资本的小高潮那个时候出现了,各地的民营资本在建什么呢?在修铁路。这在今天不可想象,铁路你说民营资本家修,你想修都不让你修。

  怎么能说不好啊?社会治安也很好啊,地方自治一搞,县以下 有政府了,叫地方自治公所。而且各种政治团体风起云涌,学会、农会、商会,这些会也不白给啊,尤其是商会势力非常强大,原来的士绅变成了绅商,士大夫们做买卖不再丢人了,像张謇、陆润祥状元这样的人都在办厂子变成绅商了。

  由于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国门被迫打开,西方的一些新思想也传入国内。到1901年,60年的开放,在许多方面为这次“新政”改革奠定了基础。就在新政改革取得很大成效的时候,由于立宪派提出的立宪主张使得清朝统治者感到了他们统治地位受到了威胁,产生了恐惧。“新政”改革便改弦易辙向了相反的方向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

  所以西太后死后,新上台这些满人就开始收权了。他们想的很简单,立宪还是得立的,但立宪的过程中我们有危险,怎么办呢?我先把权抓在手里。行政权、军权,然后什么邮政权、警察权,反正是能抓的权全抓回来,尽可能换成满人。最极端就是设内阁,13个阁员9个是满人,4个汉人还没什么实权,财政军事全都是满人包了。

  再一个是抓资源。铁路、矿山什么都是国有的。你想,什么都是我的了,带刀的不带刀的,软的硬的权力都是我的,你们啥也没有,你想怎么样?皇权不就永固了吗?就是因为这个收权得罪人了。广州起义,但最后失败了。皇族内阁之后,武昌起义群龙无首的乱兵,一哄,搞成了。这里面的转换主要是民心的问题,全国的立宪派都非常生气、愤怒,说搞了半天我们想搞立宪是跟你们分享权力的,我们不但分不到,还把我们有的你们拿走了。此前它已经把北洋派得罪了,现在把立宪派得罪了,把全国最有用的人都给得罪了,只剩下满人一小撮人,还有几个汉人。

  你都抓到手里头可以,但是你必须得有本事掌控它,如果没有本事掌控它掌了控也没用。必须得有这个能量,如果你没这个能量,一帮草包掌握了资源、掌握了权力,一帮能人在外头找事儿,你那是找革命,这才是找死。

  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当抗战胜利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与当年的清政府一样,也同样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

  1945年“八·一五”到1946年“六·二六”,这段时间是国民党政府最牛的时间。那时候中国号称是五强之一啊,中国是从来被人看不起的,突然变成五强之一了,地位多高啊! 在国内那些军阀们从来没有服过蒋介石,但这时候调谁都能调,蒋介石的个人声望也如日中天,中国什么时候打赢过,什么时候当过胜利者?这时候就当了。

  但是,其实经过抗战八年,这个政权已经腐朽了。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是统治经济,统治经济就是说什么都要你政府审批。政府审批是腐败之源。到1945年的时候,实际上军队的政权是腐败的非常厉害的时候,已经令人发指了。

  加之国民党接收了大部分日本侵华时的沦陷区,但又缺乏必要的管理经济的能力,经济很快陷入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

  在应该竞争的行业里成立了若干个大型的国有企业,作为国民党的党产,接过来以后你还是不会干,就停产。所以到1946年的时候,中国大多数的产业70%以上全停产了。事实上国民党利用这次对沦陷区对中国的民营资本进行了一次疯狂的掠夺,就是我们讲的国进民退。

  为什么国民党这么干?蒋介石特想打,蒋介石意识到了必须把中共消灭,但当时中共是个政治问题,不是军事问题。如果能不打,国民党也许还有救,但是一打必死无疑。

  为什么呢?这时候的国民党军队是个现代化的军队了,以前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一样,小米加步枪,现在飞机、大炮、坦克一出动,多少钱?而且你需要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的后勤系统,国民党有这个人才吗?它会玩儿这个吗?本来经济就不行,仗一打,不到一年,1947年中国经济就崩溃了,恶性通货膨胀,一个清洁工的工资要用麻袋装,自己扛不动。国民党就完了。最后蒋介石先是经济崩溃,然后是政治崩溃,然后是军事崩溃。

  实际上,无论是清朝还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它的倒台都是自己倒的,不是人家打倒的。我们现在还是要转,大方向还是没有变,所以转型是必然的,转了100年还要继续转。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它尽可能快一点,转过来我们就踏实了。

  主持人:100年前,孙中山先生曾经教诲: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执政者只有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民意,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百年转型中的得与失正是对这句话的注释。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会。

责任编辑:赵五洲 | 版面编辑:运维组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