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白山黑水 抗战记忆

2011年10月28日 13:19 财新记者 赵五洲 黄蒂 实习记者 黄珊

抗联名将冯仲云之女讲述父母东北抗战的故事

  主持:抗日战争中,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活跃着一只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在这支队伍中有一位知名将领,他本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却为了救国投笔从戎,成为一名著名的抗日将领,他就是冯仲云。前不久,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六周年, “白山黑水铸忠魂——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馆藏东北抗日联军珍贵文献暨冯仲云手稿展” ,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展览期间冯仲云的长女冯忆罗,以 《父亲母亲和我》为题向大家讲述了她的父母亲在东北艰苦抗日的传奇经历。

  画外:冯仲云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小职员的家庭。1923年考入浙江省私立蕙兰中学。期间,受《新青年》等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192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27年5月,冯仲云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党组织派他到哈尔滨商船学校任教,从此开始了在哈尔滨的地下生活。1931年5月,冯仲云将未婚妻薛雯接到哈尔滨,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在这片黑土地上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1932年2月5日,日本占领了哈尔滨,此时,已经与上海党中央失去联系的中共满洲省委因需要搬迁,急需一笔资金。于是,这一重任便落在了冯仲云夫妇身上。

  冯仲云长女 冯忆罗:

  过去是中央给寄的生活费,那么现在连生活费都没有了怎么办,这个就涉及到筹款,给省委筹钱。那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的父亲和母亲,因为我父亲在那里社会关系比较多。

  在借钱的这个过程中,我母亲天天讲,她说我才真正知道这个社会的炎凉。她说过去有的很好的朋友,跑去跟他借钱的时候,人家根本不给。不是不给,是讽刺。但是也有非常好的。我母亲最感动的有一个人叫汤伯奇的。这个人的未婚妻是俄国人,哈尔滨的俄国人特别多。但是结婚以前,这个未婚妻就病死了,所以这个人一直很怀念他的未婚妻,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要去未婚妻的墓上坐上半天。这个时候我母亲借钱,他怎么说,他说我没勇气参加革命,你们往前走吧。你要钱,来拿,给我母亲的钱数就很多了。他说把这钱给你,如果你再有困难,你再找我来。

  画外:在日本统治下的哈尔滨,冯仲云夫妇克服了重重困难为组织筹集了大量经费,保证了组织的正常运行。妻子薛雯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积极协助丈夫的工作。冯忆罗从小就听着妈妈讲着这些往日的故事,其中让她最难忘的是在她还没记事儿的时候,就已经能掩护父母亲工作了。

  冯仲云长女 冯忆罗:

  省委具体就是罗登贤和赵尚志抓的一个项目,情况非常紧急,需要印一批宣传品,就是他们起义要散发很多传单,公开的一些宣传品。这个时候就需要突击,突击怎么办呢,就在我们那个木头房子,就在那个家里头。

  罗登贤负责写腊纸,赵尚志负责摇印刷,我母亲配合赵尚志,我父亲呢放哨,一边放哨,一边给赵尚志提供纸张。那么到屋子周-围,封得严严实实的,就进来把所有的床单被子都贴在窗子上,夜里灯光不能出去。另外那个声音不能出去,可是油印机的声音还挺大的,声音不能出去。那么这个工作就开始了。那我怎么办呢,那个时候我才一个多月,那拿一个藤筐子。

  头半夜还好一点,后半夜就紧张了。因为听得已经很清楚了,夜深人静,有脚步声,说你们注意。这时候怎么办。声音越来越近,所以后来我母亲发现孩子的哭声很大的,可以掩护他们那个机器的声音,不至于会出危险。所以呢先开始捏捏鼻子,捏捏鼻子,哭两声,不哭了,睡了。发现那样也不行,最后就掐大腿根,哇孩子就哭。虽然孩子还小,他要命的时候,他是生命,这个也是好的。所以敌人过去了。过去了以后,过一会儿又出现问题了。就大概这么连续几次。最后不哭了,你怎么掐也不哭了,把它打死也不哭了。那么后来他们的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完成了以后,我的父亲母亲和赵尚志就收拾东西,把印的传单也收集好,把机器都放好。这时候罗登贤过来了,把我抱起来,他心疼死了。他说囡囡,我们让你参加我们的工作,实在没办法,你受苦了。

  所以好多人问我,你们共产党人的孩子怎么就不像现在这样?所以确实是,他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要完成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没想到自己。因为这个任务的完成对他们来讲比生命还重要。

  画外:1934年春天,满洲团省委书记刘佛明被捕叛变,冯仲云夫妇成为敌人悬赏的要犯,他们的画像被贴在哈尔滨的主要街道上。于是党组织决定将冯仲云派往抗日前线珠河抗日游击区,而妻子薛雯只好带着两个孩子撤回江苏老家,从此夫妻12年天各一方。

  冯仲云长女 冯忆罗:

  那个时候我父亲就跟母亲讲,我们三个可能,一个可能,就是你回去了以后,可能很快回来,但这个回来自己是找不到的,她必须通过上海党组织把她送回来,是一种可能顺利的。第二种可能,十年、十五年以后我们再见。第三种可能就是永别,但是我们一定要对得起我们的事业。那就在告别以后,他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就这样,后来我的姑姑把我们娘仨个送到火车站,回了老家。父亲母亲从此离别了十二年。

  我父亲在东北,是很不容易。他是1000度近视眼,又是南方口音,又是一个城市里头的,就这样和所有抗联的战士一样,经历了艰苦。这种艰苦是罕见的艰苦。但是这12年他再艰苦他还是想念我的母亲,她等待我的母亲。而且部队是允许再婚的,但是我父亲坚持等我的妻子、孩子,而且他相信能再见。

  我的母亲到了上海以后被捕了,她从监狱出来组织关系丢了。她也找我父亲12年。她给自己留了只有一条路,就是找党,我一定要找到。我找党,我抗日,党领导的抗日,抗日战争胜利,我就回到云哥身边。这12年我跟在她的身边,她是怎么找党的,我是见证人。

  主持:经过了12年的离别与寻找,1946年7月,冯仲云和薛雯终于在哈尔滨实现团聚。解放后,冯仲云先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水利电力部副部长。1968年,冯仲云受迫害去世。从一介书生,到抗日名将,冯仲云将一段传奇留在了白山黑水间。感谢收看,再会!

责任编辑:赵五洲 | 版面编辑:王学武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