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汶川:苦难与重生

2013年05月17日 10:47

五年过去,很多场景历历在目;而五年后的芦山地震也再次警示人们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财新网】【主持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8级大地震,严重受灾地区13万平方公里,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如今,再次走进汶川、北川、绵竹、什邡、青川……这些地震重灾区,我们看到,有缅怀和追忆,更有生命本身存在的力量和孕育的希望。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汶川。

  【解说】2013年5月9日,在北川县老县城附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名为“裂缝”。 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征新生和希望。

  开馆三天时间,参观者已经超过2万名。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北川参观群众】每年包括平常时候,特别是到这几日,每当到(老县城)里面去,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些,以前的生活。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北川参观群众】心里面还是蛮难受的,看到这些。然后也觉得,特别有意义。全家人都过来了。

  【解说】临近地震的周年纪念日,很多地震的亲历者到老城区去纪念那些逝去的亲人们。让这些亲历者坚强的,是发自生命深处的,人性的力量。

  【北川中学校长 刘亚春】我今天上午已经去过老县城,献了两束花。明天学校也会安排几个老师上去给遇难的老师和学生献一点花。其他的无所谓,我们几年都这样过。“5·12”这一天学校比较清静,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因为我们活着的人,想的都是他们。如果不用这个观点去教育后来的人的话,那么几年以后,十年以后,有些东西该传下去的就传不下去了,那不行。

  【解说】不仅仅是身在汶川的人,很多身在汶川之外的人们,依然牵挂着地震影响到的人们。这个依稀可见的牙印是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女孩留在张世明身上的,当时的张世明是参与汶川救援的一个空降兵。五年过去,牙印已经不再清晰,但当时的场景却时常出现在张世明的脑海中,愧疚感也一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太原客运段宜昌车队乘务员 张世明】当时我们部队组织埋葬老乡的尸体,然后她就从人群里冲出来了,然后我拦住她了。一面安抚她,一面阻止她过去。然后突然间就朝我咬,我也没吭声,继续安抚她。然后人群中一个老乡喊她名字,把她给拉走了,我才知道她的名字。

  【解说】救援结束后,部队组织献爱心活动,在孤儿的名单中,张世明看到了女孩的名字,

  从那之后,他开始和战友一起资助这个小女孩,每月200元钱,从未间断过,但女孩却不知道他的存在。

  【太原客运段宜昌车队乘务员 张世明】我连人家面都不敢见,(人家)恨得我牙痒痒的。

  【解说】现在的张世明是太原铁路局一名列车乘务员,除了那个小女孩,他还资助了两个汶川孤儿和一位在救援中牺牲战友的母亲,每个月700元钱的支出,已经坚持了五年,捐助金额累计近4万元。而他,从部队回来后的前两年没有工作,工作之后的收入也不过2000多元。他现在穿的鞋子,都是部队上发的,五年来,他从未买过一双新鞋。没有特殊情况,张世明都是在食堂吃饭,每月生活费只花300元就已足够。

  【张世明的同事 梁凤琴】世明不抽烟,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他妈也没工作,但是他还资助了三个孩子,从自己就是能省一分则是一分,他从来不说去多浪费一分钱,省下来他就是为了这三个孩子和一个战友的母亲。

  【解说】五年来,汶川的经济也在陆续恢复重建中。震后对口援建北川的山东省这两天组团重返北川。一行中有多位企业家,正与北川寻求新的合作方向。

  【北川如玉大理石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胥济鹏】当时地震以后就是百废待兴,北川不管工农商硬件都需要发展,然后就是在政府的引导之下,特别是北川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一个是旅游,一个就是石材。

  【解说】从2011年起,北川开始规划并建设新的产业园区,大理石石材成为重要的开发项目,已有数家来自山东、广东等省份的企业来到这里投资建厂。

  【北川巴源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晓云】我们就是想尽一份自己的力,其实到哪投资都一样,投资很多种,但是在北川这边有特殊的感情,一种感情在里面它就不一样了。所以说想的就是能把自己的责任尽到,做到双赢吧。

  【解说】对于灾区人民来说,这些企业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对于北川这样平均收入仍在省内排名靠后的贫困县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北川如玉大理石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胥济鹏】本地人的就业难处,我感觉他们本身可能没有多少技术,这个可能是最主要的。我们企业里也招了很多这样的,但他们本身可能起点就比较低,赚到的薪酬就没有外来的有技术的人高。

  【解说】这里是北川中学,正是在这里,温家宝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由多难而至兴邦,需要的是不断完善的巨灾防范体制。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然而,在五年后的四川雅安地震骤然降临时,我们的国家救灾应急体系依然没有建成。

  【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 王振耀】装备的问题,我们在汶川的时候就提出来了,说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大家拿的主要工具是铁锹,汶川地震依然是铁锹,五年之后的现在,依然还是铁锹。你尽管看到大型的装备,三一重工等各种装备去了,但是救灾的装备,坦率的说,这只是一部分。整个中国应急,整个实体体系我认为还没有建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主持人】汶川灾难已经过去,重创的伤口正在平复。成千上万的生命和血泪的教训,不会也不应淡忘,必将促进中国建立起一个法治基础之上的、权力与责任明晰的、落实到专门机构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这样,才是多难兴邦的真意。  

责任编辑:周勇 | 版面编辑:李禹谖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