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晚近金融史话(2)贴票风潮

2013年06月28日 11:57 财新记者 杨楚

贴票业务的出现,始于满足金融需求的创新,最终形成风潮,则与缺乏监管有关

  【财新网】(记者 杨楚)【主持人】欢迎收看《影音纪事》。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继续和您回顾近现代中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清末的上海,钱庄经历了遍地开花的好时光。不过,1883年,一家丝栈亏本五十多万两倒闭,涉及40家钱庄。银根收紧,不少商家因周转不灵而关门。连带上海半数钱庄被迫停业清理。更大的打击是1897年的贴票风潮,这次危机致使经营贴票业务的钱庄几近倾覆。此后,虽然还有过短暂的发展,上海的钱庄业由盛转衰。

  【解说】清朝光绪年间,利润丰厚的鸦片买卖吸引了很多生意人。因为贩卖的人很多,交易旺盛,一时间竟造成市场上现款的短缺。为此,鸦片商贩不惜重金向钱庄借款。身在上海的潮州商人郑氏看到了里面的机会,发明了“贴票”这种办法来获得现款。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 王巍】所谓贴票就是增加流通嘛,就是打折,因为在二级市场非常活跃。原来是定期的,到时候就提钱走了,然后拿这个提前贴现、贴票,实际上就是一个融资的过程。那有的融资为积极生产,有的融资是为了避免破产,因此这个正常交易。

  【解说】按照郑氏的设计,客户在钱庄存款90元就可以获得一张面额为100元的定期票据。半个月之后票据到期,由钱庄向客户支付100元现款来兑换票据。钱庄拿到现款之后,则以更高的利息放贷给鸦片商贩。很快,郑氏的做法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并很快被广为模仿、复制。

  【财新传媒金融新闻部主任 李涛】它这个高息揽储这个动力很显然就是随行就市嘛,因为他资金紧缺,所以他所付的利息就高。

  【解说】为争取客户购买票据,吸收存款,上海的钱庄派人四处游说,社会下层民众和妇女成为他们的目标客户。一时间,沪上的茶楼、酒肆、烟馆传遍了贴票赚钱的消息。因为同行间的竞争加剧,各家给出的贴票利息也越来越高,由最初的两三分利上涨到五六分。当时有人撰文道,“凡以八十元存入者,不出匝月,可兑百元”。相比之下,普通的票据业务只能提供一分的利息。

  【财新传媒金融新闻部主任 李涛】贴票可能就是一种我们现在讲的所谓的垃圾债,因为它的信用程度比较低,显然它的收益率就会高。你只要是透明化,信息透明化,你告诉投资者它是一个高风险的债券。当然你资金成本高了,杠杆就高了,这个我觉得无可厚非,他就是你高风险高收益这个都是一样的。但是就是说,你不能就是说,所有的就是一拥而上。

  【解说】贴票业务的高利润让上海各大钱庄趋之若鹜。一些平日里仅能从小额钱币兑换里谋取薄利的小钱庄也加入到发放贴票的队伍中来,甚至有人开办了专门从事贴票业务的钱庄。贴票业务鼎盛时期,仅在上海租界内就有不下一百四五十家票据钱庄。贴票生意最火爆时,有人临街摆了张桌子,贴票生意就开张了。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 王巍】当年的监管环境比较松弛,松弛时候肯定会出现有个别诈骗的。那这时候你要是看到这些东西呢,你可以认为是监管的失败,是诈骗存在。那另一方面,当年中国经济刚刚在形成,在形成的时候大家都不熟悉,是在边干边学,因此这个失败属于在成长中必然会承受的失败,哪能一个不失败才行呢?

  【解说】贴票发行慢慢失去了控制。由英租界巡捕房包探孔阿才开办的德丰钱庄,资本金不过两三百元,开出的贴票额却高达5万元之多。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1897年11月,不断被吹大的贴票生意走到了尽头。因为无法兑现大量到期的贴票,一些钱庄发生了挤兑。业内几乎没有不涉足贴票生意的钱庄,这就断了钱庄之间相互借助度过难关的后路。一个月内几十家钱庄倒闭,连一些信誉颇著的老店也难逃此劫。兑现贴票产生的流动性紧缺殃及其他各业。上海出现了严重的货物滞销和企业倒账的情况。

  【财新传媒金融新闻部主任 李涛】你如果不让它成为一个泡沫、成为一个烂摊子,你把这个市场解决,就是这个市场要规范起来,就是一个发行市场。发行主体、发行资格还有你的信用,信用体系,或者说信用评级、信用评价这些市场都规范了以后,准入门槛就没必要提的那么高了。

  【解说】钱庄倒闭之后,店铺老板有的四处逃匿,有的赖账不还,开出的无数贴票成为废纸。参与贴票的公众损失惨重,《申报》、《新闻报》等沪上报纸不时刊登有人因为贴票生意失败跳河的消息。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风波,上海滩上的市井百姓人人皆知钱庄存款可以获利,国内早期的银行家们也对金融动荡有了直观的认识。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1908年,晚清政府颁布《银行通行则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银行业和银行监管准则悉数诞生。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 王巍】今天看这个“贴票风潮”,我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没有这些东西也就不会为整个民族的成熟,整个市场现代化成熟,包括国民党当时的现代货币体制形成。

  【主持人】贴票业务的出现,始于满足金融需求的创新,最终形成风潮,这与当时的中国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法规有关。如何平衡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同样是正在推进金融改革的当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好的,感谢收看本期《影音纪事》。我是张洁。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相关视频:晚近金融史话(1)民国法币沉浮

责任编辑:张岚 | 版面编辑:李禹谖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