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播放记录

冰与煤:拯救环境的呼唤

财新记者 黄蒂 崔筝 实习记者 黄珊 2011年10月21日 16:18

通过摄影来唤醒人们关注煤炭能源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主持人:

  欢迎收看影音纪事。不久前,一位摄影师和自由设计师策划举办了一场名为“冰与煤”的摄影展览。这场展览不仅包含了多个国家不同摄影师的作品,而且展览的寓意也让人深思,希望通过照片来记录下气候变化,并唤醒人们对煤炭能源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引起关注。在策展人的巧妙布置下,中国山西的煤窑和珠穆朗玛峰的冰山之间产生了微妙的联系。在开幕式当天,多位摄影师也亲自来到展厅为我们讲解了这些作品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冰与煤”。

  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的“冰与煤”摄影展,内容包括中国、美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匈牙利、波兰和英国等国摄影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视觉的形式揭示了人类对煤炭的开采利用所触发的隐秘的连锁反应。温室效应使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暖,冰山加速融化,从青藏高原流入大海的亚洲各大河流遭受困扰,下游地区数十亿人的生活正面临危机。

  参展摄影师 宋朝:

  如果把我们今天参展的每一个摄影师的作品单独拿出来的话,可能力量和意义会被局限。但是策展人把这些照片巧妙地放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图片、投影视频,放在一起,每个摄影师的作品都起到各自的作用,而且这些作用加在一起,感觉力量特别强大。

  这次的摄影展涵盖了尼泊尔、巴基斯坦和西藏自治区的高峰。创意最初来源于两位来自美国的山川摄影师的发现。摄影师大卫·布雷西尔斯从朋友手中看到了一张拍摄于1921年的珠穆朗玛峰照片,听到朋友讲他几次登上珠峰发现冰川在减少。于是他跟随这位朋友的足迹,亲自登上了珠峰,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下了一张全新的珠穆朗玛峰照片。

  摄影师 大卫·布雷西尔斯:

  我们觉得必须要让世人看到中国气候变暖的影响。我的朋友曾经五次登上珠峰,于是他送我一张拍摄于1921年的珠峰的老照片,也正是这张照片让我萌生了要去爬珠穆朗玛峰的念头。后来,当我站在珠穆朗玛峰上,拿着这张照片做对比,才发现冰川融化的面积如此之大。

  仅仅是不久之前,大喜马拉雅还被看作是一个地处偏远、气候极端,而对其他地区影响甚微的荒寒之境,只吸引着那些最骁勇的探险家。像自然界中浩瀚的海洋、沙漠、河流和山脉一样,巍峨的冰川曾激发人类的敬畏而感叹自身的渺小。但如今,地球上这些曾经看似永恒而不可战胜的力量,已经渐渐无力招架。

  执行制作人 夏伟:

  如果不是因为地球上人类的存在,环境问题的影响或许没有那么深远。我认为像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将不得不应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着实庞大。此外,在许多地方,人们生活在海拔较低的海边,如果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海水量会增加,这必将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煤炭,本世纪,也许还会延续到下个世纪,都将是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在中国,煤炭资源是促进进步、繁荣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同时它也造成了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几乎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扰。中国至今仍旧是煤炭大国,大量燃烧原煤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摄影师宋朝自小在山东的一个煤矿生活,他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矿工以及矿工家属的生活。作为这次环境摄影探索之旅的起点。

  参展摄影师 宋朝:

  我选的是我拍的最早的一组叫《矿工》。拍矿工是跟我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关。我从小就在山东的一个煤矿生活。初中毕业后,我也成为了当地一名矿工。同时我又喜欢摄影。所以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这组矿工照片。这也是我拍的第一组照片。

  我拍的那个煤矿,我从小生活的煤矿,矿工真正在井下工作的可能也就两三千人。但煤矿家属加起来要接近3万人。所以90%以上都是,我给起了个名字叫“矿民”。因为之前我们没有一种艺术方式去关注过这个群体。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全国煤矿加起来“矿民”是个特别庞大的数字,远远大于矿工。

  在中国,矿工与家属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却鲜有人关注。作为摄影对象,煤矿工人的形象常被塑造为两种典型:工业英雄或是“饥寒交迫的奴隶”。它们反映的其实是人类与煤的复杂关系:人类一方面依赖燃烧煤炭支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深知它对生命和环境的危害。

  执行制作人 夏伟:

  你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考验可能就是要如何解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却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造成的。我们为了谋求高速的发展,利用矿物燃料、煤以及石油来创造财富,这些燃料所排放的气体都渗入到了大气层之中。我们为了从土地中获取碳,不惜焚烧土地,这所产生的气体也进入到了大气层。如果现在我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它将变得越来越棘手。

  水,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中心主题。人类的生命要靠水来维系,而水资源也在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和破坏。美国摄影师克里弗德?罗斯一直热衷于观察飓风爆发时的海滩,他用自制的摄影器材来捕捉风暴来临的时刻。

  美国摄影师 克里弗德·罗斯:

  这些照片是我在美国拍的,在大西洋,更确切地说是在大西洋里面拍的。当时我去到了纽约州长岛的一个海滩,每次飓风暴发,大西洋水位上涨,都会席卷这个海滩。我有点像渔夫等着鱼上钩一样守在那里,只不过不同的是我等待的是飓风。我将自己用绳子捆起来,走到海水里面,这样我就能真实地体会风暴来临那一刻的全力冲击,我很希望将这一瞬间捕捉下来,和大家分享。

  我的摄影作品出现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为的是构成一个极具感染力的结尾,它同样阐述了循环的重要性。因为水资源对于地球就像血液对于人类一样重要,水维持着地球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水也是这次展览的中心主题。

  克里弗德?罗斯认为,人为污染可能已经导致全球干旱程度和飓风强度的增强。当飓风登陆,会迫使人们思考到底对自然做了什么。我们是造成这些灾难的一部分原因吗?是我们导致这些灾难威力大增吗?

  美国摄影师 克里弗德·罗斯:

  这幅展现飓风浪的照片是我拍摄的。有时我会设想,倘若今天我再次处于飓风的中心,它的威力可能会变得更强大,而这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我们人类对环境的污染。

  主持人:

  展览中呈现的这些年来冰川规模的变化让人震惊,如果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大量融化,那么将给低海拔地区的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次的展览用感性、富有渲染力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影响着全球的环境问题。摄影师们希望借由展览能够唤起大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以及对于人类发展如何可持续的思考。也希望各国能够一起探讨寻求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否则,问题将越发严重。感谢收看本期影音纪事,再见。

责任编辑:赵五洲 | 版面编辑:邱祺璞

收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