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凯生:警惕金融创新停滞
-
2011年11月17日 07:36金融创新不足,无论从宏观、中观或者是微观上都有可能带来风险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
自从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各国的政治家、世界金融组织,各国监管当局和经济学者,包括银行家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过度的金融创新、创新这个概念的滥用,以及对创新活动缺乏监管所可能带来的后果。
现在通过的一系列新的规则,包括“巴塞尔III”,包括现在新出来的全球系统性银行的概念等等,无不都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来的。我赞成,我觉得前些年金融创新这个概念确实被滥用了,好像任何一个世界只要存在两种以上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金融衍生产品,都可以投资,可以交易,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加强监管是必要的。
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是,在这个观念成为主流观点的同时,要警惕停止金融创新所可能酿成的后果,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新兴经济体,尤其要注意,本来金融市场发育就不够,本来实体经济的运行就需要金融给它更有力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创新不足,无论从宏观、中观或者是微观上都有可能带来风险。
宏观上,拿中国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仍然是间接融资为主,
中国直接融资的比例太低。实体经济的运行全部依赖银行这个体系,这是健康的吗?这有没有可能酝酿系统性的风险,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创新还不足,我们企业的融资工具还太少,我们资本市场的发育水平还不高,这方面我们不加快的话会有系统性的风险,这是从宏观层面来说。
中观上,我们希望实体经济的运行希望银行给更多的贷款,由于创新不足,银行这些贷款发放出去之后,都需要一直持有到期,因为我们的创新不足,所以中国的贷款缺乏二级市场,无论是贷款证券化的市场,还是贷款直接转让的市场是相当缺乏的。
为了不使中国银行失去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必要的支撑能力,金融创新,使银行的贷款可以转让,可以交易,恐怕是金融创新必须的一个课题,否则也会带来一种风险。
微观上,从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我们现在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偏少,我们曾经分析过,世界各国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大的业务种类,小产品不算,从大的种类来说商业银行涉足20多种业务,中国银行大体涉足十类项,实际上中国银行业主要盈利还是来自于存贷利差,这一点大家是知道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刚才说到前面的格局如果发生变化的话,中国的银行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话,中国银行业自身业务的创新多元化,可能也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就是我今天的基本观点,在强调创新过渡可能带来风险,必须加强监管的同时,要高度警惕,停止创新,停止改革所可能带来的风险。
规范审计标准中国有责
11月23日 08:36欧洲危机不只是债务问题
11月21日 08:55为何京沪房价先降价?
11月21日 08:29丁玮:证监会应放松管制
11月17日 11:59
黄益平:中国如何帮欧洲
11月24日 08:33明年货币政策如何调?
11月12日 18:51
财新峰会探讨“走出去”
11月15日 07:51郭树清出席峰会闭幕式
11月12日 19:44